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莱茵之歌第31章时代最强音(4)

“明白!穿甲弹一发!”

用力将小喇叭状的听筒挂回嵌于舱壁那简陋但结实耐用的话机上之后,穿着一套略显朴旧的深蓝色水兵服、蓄着大络腮胡子的海军士官卷着自己的小舌头冲衣装颜色和样式大致相同的伙伴们喊道:

“穿甲弹一发,装填!”

这里是德国造船业世纪巨献——重型战列舰“俾斯麦”号四大炮塔之一的安东炮塔下部十米深处的主弹药库,在这终年不见阳光、空气中弥漫着奇怪味道的地方,厚重的钢壁将各种弹头与药包分隔开来,用来连接各个储藏间的是类似于电车铁轨的固定线路以及铁路车站常见的平板小推车。装填的命令一经下达,水兵们便在士官的指挥下将指定的弹头和发射药包搬上推车,接着通过人工将它们运到炮塔正下方的扬弹机位置,再小心而吃力的把这些弹药一一搬上弹链。一阵链条摩擦的刺耳声之后,这些致命的武备便被提升到正面装甲厚达360毫米的炮塔内,再由上面的炮手们将它们依次填入炮膛!

“仰角30度,方位272!”

在射击指挥官作出指引之后,四座巨大的炮塔纷纷开始转动,粗长而冰冷的炮管也随之调整,黑漆漆的炮口不断上升,最后,全部8门主炮一致以最大仰角指向左舷——以战舰北偏西10度的航向,炮击的目标几乎处于正西方向!

高高在上的舰桥里,军官们基本人手一副望远镜在密切关注着左舷远海,但这时候视线中似乎只有不计其数的飞机在激烈的缠斗。

“目标距离31000,方位272!”参谋官报来最新的测量数据,那几乎超出了人类对海上物体的正常视距,即便是大型光学测距仪也很难精确捕捉到目标,但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传统的海战模式渐渐发生了变化,在雷达指引下,人们已经可以攻击那些肉眼还看不到的物体——火炮和弹道技术早已为新型作战模式做好的铺垫!

本着先下手为强的理念,张海诺果决的命令道:“开火!”

数秒之后,一声轰隆响彻海际,它像是春天里的惊雷提醒万物复苏,又像是一把无形的重锤敲打着人们的心灵,尽管建造于25年前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就已经开启了15英寸重炮的时代,而更大口径的火炮也已逐步从图纸走向实际,但8门380毫米舰炮齐鸣的气势仍然令闻者无不铭记终生!

一轮齐射之后,舰桥上的军官们更加全神贯注于远处的海面,不论是前膛炮、后膛炮还是蒸汽机时代,先敌一步打中对方都是海战胜负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